一位名叫倪夏莲的嵊籍乒乓球运动员,在1983年的第3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她作为国家女子乒乓球的4名主力之一,夺得了女子团体世界冠军;和郭跃华合作,获得混合双打冠军;与曹燕华合作,获得女子双打季军。
在1985年的第3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她再次与曹燕华合作,获得女子双打亚军。
在加入卢森堡国籍后,她在商业、经济和体育上,为中国和卢森堡之间的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被中国驻卢森堡大使马志学赞誉为“乒乓大使”。
遗憾的是,这些年来,她一直不为家乡所熟悉。
巾帼英雄倪夏莲
日前,嵊州籍世界乒乓球冠军、欧洲乒乓球冠军倪夏莲和她的丈夫托米,率卢森堡乒乓球代表团赴日本比赛后回到祖国,受到热烈的欢迎。在江苏省江阴市中学,倪夏莲作了乒乓球现场表演,并作了“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的演讲。随后,倪夏莲到江阴市新华书店和顾铁林一起参加《乒乓大使倪夏莲》一书的签名售书活动,顾铁林是该书的作者。
倪夏莲是嵊州的女儿,是中国的女儿,是中国的乒乓健将,她用乒乓球来报效自己深爱的祖国。中国驻卢森堡大使马志学说:“倪夏莲用乒乓球架起了中国与欧洲的友谊桥梁,是一位乒乓大使”。
回祖国比赛
一、在世锦赛上创造辉煌
倪夏莲是我市甘霖镇黄箭坂村下倪人,其父亲于上世纪50年代离开家乡去上海。1963年7月4日,倪夏莲出生于上海,1972年在小学读书时即参加乒乓球训练,虽身材矮小,但锻炼刻苦。1975年即获上海市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冠军,1976年进入上海市业余体校,1978年获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乒乓球女子冠军,同年进入上海队。
1979年,第一次参加全国大赛的倪夏莲在全运会上爆出了冷门,她用左手握拍,采用长胶板,以变化莫测的球路战胜了曹燕华等一流名将,赢得了亚军,从而进入了国家队。由于她只有1.56米的个子,在国家队始终得不到重用,但她刻苦磨练,扬长避短,灵活机动,被誉为“怪球手”,受到国家队主教练的重视。1980年,倪夏莲获国家运动健将称号。
1983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3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倪夏莲作为国家女子乒乓球的4名主力之一,夺得了女子团体世界冠军,为祖国捧回“考比伦杯”。
1983年的春天是属于倪夏莲的,在那届她注定要创造辉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倪夏莲的荣誉还没有终止。当时,世界男子乒乓球冠军郭跃华找到倪夏莲,征求她是否愿意和他搭档参加混合双打,倪夏莲有些受宠若惊,经国家乒乓球队批准,倪夏莲和郭跃华搭档参加了比赛,并一路过关斩将,荣获第3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混合双打冠军。事后,倪夏莲说:“我当时像灰姑娘遇到白马王子一样兴奋。如果没有郭跃华,我也成不了世界冠军。那一届,我们都没有让球,是真打,我们还赢了蔡振华和曹燕华。”而她与曹燕华的组合也摘得了女子双打的铜牌。
1985年,在第3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倪夏莲与曹燕华合作,又为祖国争得荣誉,获女子双打亚军。
在作为梦之队的中国乒乓球队中,小个子的倪夏莲知道,中国的女子乒乓球人才辈出,她在中国的乒乓生涯将属于另一个小个子女人——邓亚萍。1987年,倪夏莲从国家队退役,国家乒乓球队为她举行了亲切而热烈的欢送会。她含着热泪动情地说:“是国家队给了我这身乒乓球艺,是国家队给我机会赢得了荣誉,我会永远记着祖国,永远记着大家的。”倪夏莲依依不舍地和队友们一一握手道别。
2002年笫三次蝉联欧洲冠军
二、一颗耀眼的海外兵团明星
1989年,倪夏莲在朋友的帮助下,来到德国,成为乒乓球海外兵团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在德国打了一年的乒乓球,获得德国女子乒乓球冠军。由于她当时的丈夫林宏伟在卢森堡大公国,于是,倪夏莲到卢森堡俱乐部打球,并加入了该国国籍。在这以后的十几年中,倪夏莲先后辗转于德国、卢森堡、意大利和荷兰,她走到哪里,就把冠军带到哪里,被人们誉为“欧洲不可战胜的乒乓女王”。1998年,她把当时霸占了21年欧洲女子冠军的匈牙利布达佩斯俱乐部主将拉下了马,首次荣登欧洲女子乒乓球冠军的宝座。
倪夏莲谈起这十几年的经历,自豪而又感慨地说:“只要我到哪个国家城市的俱乐部,哪个城市的俱乐部就是这个国家的冠军,我简直变成了一个冠军的品牌,每当我拿到冠军,我都会深深地怀念祖国,是祖国母亲给了我这身骨肉躯体,是祖国母亲培养了我这身乒乓球艺。”
2002年的欧洲乒乓球冠军倪夏莲却拿得十分不易,那一年,她跟多年的丈夫林宏伟分手了。离婚带来的创伤在她心中久久难以愈合,整整3个月,她都没有睡好觉。她决定放弃这次比赛,并和儿子作出了去国外旅游的打算,以忘却痛苦。可是卢森堡国家队的主教练三次来到倪夏莲的住所,邀请她再次出征。盛情难却,倪夏莲咬咬牙应允了,她在极短的时间内调整了心态,加强训练,奋勇上阵。39岁高龄的倪夏莲以自己扎实的乒乓功底,连连挫败对手,不仅拿到欧洲女子单打冠军,还与人合作,夺得了欧洲乒乓球混合双打冠军。
倪夏莲再次夺得欧洲冠军后,在卢森堡大公国成了英雄。她在卢森堡受到上至大公(即国王)下至普通百姓以及欧洲体育界和球迷们的推崇和尊敬。报纸和电视里经常出现她的名字和形象,使她成为球场外的又一个品牌。然而,倪夏莲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在商业、经济和体育上,她为中国和卢森堡之间的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国驻卢森堡大公国大使马志学赞誉倪夏莲为“乒乓大使”。
在北京奥运会上
三、以45岁高龄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
夺得2002年的欧洲乒乓球冠军后,由于年龄的原因,倪夏莲放下了球拍,投身于商界和金融界。2004年,在雅典举行的第28届奥运会上,倪夏莲也怦然心动过,但这样的比赛强度对于年届41岁的倪夏莲来说实在难以支撑,便放弃了。
2008年,当获悉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召开时,年届45岁的倪夏莲激动得流泪了,伟大祖国首都北京就像一块强有力的磁铁紧紧地吸引着她。倪夏莲重新拿起挂拍多年的直握球拍,重披战袍,决心返回祖国参加比赛。
按理说,倪夏莲的年龄可以打元老杯了,但她却要返回祖国参加北京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单项比赛,与年轻的姑娘们一拼高低。然而,并不是每个乒乓球运动员都可以参加比赛的,须达到一定的积分,列为世界乒坛中的种子选手方可拿到进入奥运会比赛的入场券。为能达到足够的积分,从2007年开始,倪夏莲又频频出现在乒乓赛场上,在欧洲12强乒乓球比赛上,倪夏莲说:“起初,我认为自己为卢森堡大公国打球只是帮助他们,但是,乒乓球输入了我的血液,如果我现在不打,那就说明我的乒乓生涯终止了,我之所以现在还来拼搏,因为2008年的奥运会在我自己的祖国召开,我将力争参加,这有特殊的意义。”
2008年3月,国际乒联正式通知倪夏莲参加北京奥运会,倪夏莲激动得流泪了,她很快便进入训练之中。
2008年8月20日,在北京大学体育馆进行的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预赛第二轮中,倪夏莲作为本届奥运会女子乒乓球比赛中年龄最大的选手和中国台北年轻的姑娘黄怡华对阵,比赛进行得十分精彩,当倪夏莲以4:1战胜黄怡华时,赛场上沸腾了,“45岁的祖母级乒乓健将再次胜出”的新闻在她的第二故乡上海、在北京、在台北、在卢森堡,在世界各地的报刊、电视上出现。倪夏莲面对媒体说:“我参加大型赛事已经很多年了,很高兴能在比赛中发挥我的所有潜能。我的对手黄怡华是一名很优秀的运动员,每次我改变战术,她都能反应过来,并且很快适应它。在乒乓球比赛中,优势总在控球人手中。我之所以能战胜她,是我的正手进攻今天发挥得非常好。”
年龄毕竟不饶人,倪夏莲在下一轮的比赛中输掉了,但她还是很欣慰,因为她回到了祖国,并参与了,尽力了。“凡是比赛,终要分出胜负,在比赛项目中,冠军只有一个,但只要自己尽力参与,都是精神上的冠军。”倪夏莲的话富有哲理。
和丈夫托米
四、幸福的四口之家
倪夏莲对故乡有着深切的情感,她每次填表格时,在籍贯一栏中总填上“浙江嵊州”。
倪夏莲现在有了一个新的家庭,丈夫托米是个风趣幽默的德国籍瑞典人,也是一名乒乓球运动员,在瑞典曾是第三号强手,21岁便执教于澳大利亚国家队,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队教练。1994年,托米被卢森堡聘为国家乒乓球队总教练,也正是这个时候,托米认识了倪夏莲。2002年,托米与倪夏莲结婚。一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女儿,取名为席琳。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托米说出了原由:“那天,怀着孩子的夏莲和我一起去看一部获得奥斯卡奖项的电影,夏莲深深地被电影的主题歌吸引了,我们就商量着,给怀中的这个孩子取名为电影主题歌的演唱者席琳的名字,希望孩子长大后像这个演唱者一样去感染别人。”
除了托米与席琳,倪夏莲与前夫林宏伟生的儿子威利也基本上住在家里,威利对魔术非常感兴趣,他的一些魔术绝招都是通过网上学会的,现在已经能上台表演节目了。
托米用自己的爱让倪夏莲变得开朗乐观,他深情地说:“夏莲是个奇迹,她这样的年龄还能得到这么多的冠军,估计不会再有第二人了。”
现在,倪夏莲他们全家住在卢森堡的第二大城市——埃特尔布鲁克市的一个占地700平方米的豪华别墅里。这座别墅非常漂亮,其式样和布局都是按照倪夏莲的要求建造的。卢森堡是欧洲的一个小国家,用地很紧张,由于倪夏莲是个特殊人物,为这个国家和这座城市作出过贡献,因此这块住宅地是市长特批给她的。
倪夏莲以45岁的高龄参加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单打比赛的角逐是十分罕见的,以21岁的年龄获得世界乒乓球冠军后在国际乒坛赛场上驰骋24年,更是绝无仅有。倪夏莲的传奇人生值得世人骄傲,更值得故乡人民骄傲。
专集《乒乓大使倪夏莲》